文化中国行丨马头墙、天井、徽州三雕 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1:56:51 93583

  徽派传统民居以营造技艺精湛高超,文化建筑装饰丰富多样,中国州雕筑瑰文化底蕴绵长深厚,行丨能伸能屈网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墙天典型代表。2008年,井徽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岁月今天的雕琢的建文化中国行,走进安徽黄山,文化去看看岁月雕琢的中国州雕筑瑰能伸能屈网建筑瑰宝的魅力。

  位于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,行丨村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墙天明清时期古民居,是井徽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。今年初,岁月按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修缮的雕琢的建“追慕堂”重新向公众开放,每天这里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文化游客。

 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姚昱波:徽派建筑的概念是从两宋开始初步成型,然后经过元代的发展,到了明清开始成熟定型。它实际上就是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、南方实地的一个结合。

  徽派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,在营造中主要采用穿斗式的结构方式。发展到宋代时,穿斗式与抬梁式融于一体,营造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。

 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王辉民:在比较宽敞的厅堂等空间,会采用抬梁式,通过在柱子上搁置梁枋,梁上再立短柱,层层叠叠。而在一些相对较小的房间或者山墙部分,则多采用穿斗式,柱子之间用穿枋连接,这种结构更加节省木材,而且整体性强。

  徽派传统民居最显著的外观特征便是马头墙和天井。马头墙又称“封火墙”,不仅具有装饰性,还能起到防火、防风的作用,而天井则是徽派传统民居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,漏斗型的井口是建筑中通风、排水的核心所在。

  除了建筑结构独具特色,木雕、砖雕、石雕这“徽州三雕”,是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所在。各种精美的图案展现出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。

  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,古老的徽派建筑技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中。在通过“名师带徒”模式培养技艺传承人才队伍的同时,当地还组建了徽派古建产业学院,优化人才培养模式。

[ 责编:丛芳瑶 ]
本文地址:http://wuzhishan.266588.com/news/002e28899709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【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答卷】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历史性成就

上海老伯“捡拾”价值28万名牌包向失主索要5万?上海静安警方:系“摆拍”,全员被罚

暑期“高薪兼职”陷阱:从“轻松赚大钱”到沦为“电诈工具人”

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、副署长孙玉宁被提起公诉

省人大代表刘涛:让仲裁与人才成为营商环境的“硬支撑”

友情链接